2006年5月25日 星期四

從看電影《達文西密碼》再體會文化差異

於過去的星期日與友人一起去看了《達文西密碼》。

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的在下,覺得此片算得上很不錯。情節峰迴路轉,劇情緊湊,以為是壞人的原來是好人,原以為是好人的原來是壞人、層層揭秘解開諒團,使在下完全投入了劇情發展中。分鏡音效也在水準之上、演員亦有合乎水準的演出(在下不能說他們有喜出望外的演出,但也不能說他們沒有充份發揮)。再加上內容是在下有興趣的神秘學+宗教野史,還可以用低廉價錢遊歷歐洲著名旅遊景點,雖然不能評為佳作,但說相當不錯應該不過份了。至於部分人批評電影刪減了解謎過程…看過原著的人會不滿在下是能夠理解,但沒有看過原著的人,似乎也不會覺得刪了甚麼會令他們無法理解的情節。雖然是無法理解蘭登教授解開密碼的方法,但在下也不認為這是電影中必要交代的情節。始終電影有在表達上的限制,單靠影像不可能像文字般那麼詳細交代,若然真要這樣做的話表達手法可能會很冗長,電影亦有時間上的限制。而事實上電影也得要照顧一下未看過原作小說的觀眾,要求觀眾在短時間內跟隨蘭登教授的思維一起解謎對沒有看過小說的人來說絕對是一項苦差,所以個人認為跳過破解過程直接交代密碼答案這個手法是恰當的。

不過,有人指出由於刪改了情節使得一些沒有看過原著的朋友看完整套電影後也不明白到底整件事件與達文西有甚麼關係,而跟在下一起去看戲的朋友中也有提出相同的疑問。在下相信原作中應是花費了不少筆墨來說明整件事件與達文西有何關,但沒有看原作的在下在看電影時卻沒有這個疑問。一來電影中已提及過達文西是該保護秘密的錫安隱修會其中一代長老,而他在其作品中隱藏了相關訊息,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