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重回小學校園…

小學校舍快要拆卸重建,有心人藉此機會辦小學校友會在Facebook召集校友重聚。幸有同學告知,故今天有機會重返小學校園。


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回小學探望過了。因為就讀的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學校,過去一直認為「它」過去會存在,將來也必然一如以往的存在,不會改變。雖然是原址重建,但看重建預想圖…基本上校舍會變得面目全非,不可能再找回小時候的記憶了,現在想來也有點唏噓。


沒想到會見到小一時的班主任。一直記著李主任曾說過回校探望老師時,打招呼一定要說︰「我是XXX,你還記得我嗎?」來以防老師已不記得自己是誰XD 不過班主任竟然說「我當然還記得!樣子都沒變!」(樣子沒變應該不太可能吧XD)但想到小學時的老師在相隔多年後還記得自己的感覺實在是很開心。不禁想起《20世紀少年》中那位記住了每一個學生的小學老師。


後來聽熱心籌辦這次聚會的司儀說,facebook一聚校友都力邀這位老師回來…果然是極受愛戴的一位好老師。


(待續)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らっぷびと - 奈落の花 [Rap-bit ver.]


原曲 : 奈落の花 / 島みやえい子
Lyric : らっぷびと
Mix : みくすびと
Movie : どうがびと


如欲轉載歌詞,請標明譯者及出處網址!謝謝!
譯者︰三日月


地獄之花 [Rap-bit ver.]


<verse1>
今天我喜歡這地方 玩弄著伸延至無限的字句
過去在甚麼情況也不曉得之下流逝 還差一點就能抓住的聲響中斷
希望與現實的contrast 沒有在掌心上起舞就凝住
就連至今所見的末路也遺忘掉 我必然逐漸墮落
100年的時間就這樣打發掉 現在就想馬上回去
甚麼也不知曉就踏出去如果是跟大家一起再一次在Birth&Death的螺旋相遇的話
時機已成熟 別再輕言能打跨那些無益的幻想與希望
沾在衣服上的鮮血熾熱 抱擁仿如沸騰般的悲哀,步入睡眠


<hook1>
不需要哭泣 故事決不會就此結束
然而為何 碎片怎麼會增加了 將交錯而成的頁面合上棄掉
相牽的手沒有分離 僅僅二人再一次start
渴望跟大家一起活在已抓住了的明日 我仍想要繼續鳴叫
不需要哭泣 故事決不會就此結束
然而為何 碎片怎麼會增加了 將交錯而成的頁面合上棄掉
相牽的手沒有分離 僅僅二人再一次start
渴望跟大家一起活在已抓住了的明日 我仍想要繼續鳴叫


<verse2>
今天我喜歡這地方 玩弄著伸延至無限的字句
過去在甚麼理想也不曉得之下流逝 還差一點就能抓住的聲響中斷
名為傍觀者的categorize 僅是漫無目的地發出聲音
結果,遠眺著酒精的嘆息 全心投入地making 然而早已知曉
"呼喚" "叫喊" 後者或是前者 喊出的聲音已變得嘶啞
完完全全看厭了 逐漸加重的苦澀全都化成業障
經已不知抱過多少次的期待 明明有機會就該去感謝
背負業債的神明抱著祈盼逐漸消失


<hook2>
不需要鳴叫 將這故事抹消掉不就結束了嗎?
然而為何 你能夠展望未來 觀看已被數度粉碎的過去
單是緊揪著不放亦只有痛苦 再一次reset
一心抱擁正在放映的那膠卷我尚未淌淚
不需要鳴叫 將這故事抹消掉不就結束了嗎?
然而為何 你能夠展望未來 觀看已被數度粉碎的過去
單是緊揪著不放亦只有痛苦 再一次reset
一心抱擁正在放映的那膠卷我尚未淌淚


<verse3>
今天我喜歡這地方 玩弄著伸延至無限的字句
過去在甚麼希望也不曉得之下流逝 還差一點就能抓住的聲響中斷
湊合碎片這是最後一次的逃奔 謝幕?還只是前奏而已
在咱們倆的理想也全然不知下回轉著的Merry-go-round


<hook2>
不需要鳴叫 將這故事抹消掉不就結束了嗎?
然而為何 你能夠展望未來 觀看已被數度粉碎的過去
單是緊揪著不放亦只有痛苦 再一次reset
一心抱擁正在放映的那膠卷…


<hook1>
不需要哭泣 故事決不會就此結束
然而為何 碎片怎麼會增加了 將交錯而成的頁面合上棄掉
相牽的手沒有分離 僅僅二人再一次start
渴望跟大家一起活在已抓住了的明日 我仍想要繼續鳴叫





其實我沒有看過寒蟬,但就是超喜歡らっぷびと改篇的這首奈落の花 [Rap-bit ver.],歌詞中那種將一切reset、重新開始的感覺教人暢快!


不過Rap的歌詞呢,始終在下日語能力有限,無法完全理解填詞者的用意(一方面也可能因為沒有看過寒蟬),很多地方近乎是直譯的||| 看到不通順的地方就請各位多多包涵了(土下座)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イドへ至る森へ至るイド]彼女が魔女になった理由

關於德語︰
本人不會半點德語,歌詞中在歌本裏沒有標明的德語皆引用自兩個參考網站,亦無法肯定是否完全無誤。


如欲轉載歌詞,請標明譯者及出處網址!謝謝!
譯者︰三日月
參考資料︰天罰會議 & SHを歌おう@wiki


她成為魔女的理由 (1.2 beta)


「為甚麼…為甚麼不可以讓這孩子成為方伯(※1)家的繼承人!?」
「如果是談那件事的話,那個話題該早已結束了」
「因為是妾生的…不…是因為這孩子身上的缺陷」
「太絮叨了,Anneliese。」
「啊啊…對不起。全都是因為母親…將你生成這個樣子的…是這個母親的錯」
「我已說過太絮叨了!」
「啊啊…」


「Anneliese,你的心情我感同身受。
但我…還是不會…原諒你的」


孩子 (März) 呀 不知道光是甚麼的你
並不明白 視力 那概念的本質


孩子 (März) 呀 抱緊在我背上的你
說著「媽媽 (Mutti)。光,很溫暖呢」 天真無邪地笑著


啊啊 對不起 對不起 對不起
生下你的是我 是我 是我 是罪孽深重的《我》……


「哈啾」
「會冷嗎,März」
「嗯」


既是母親也是姊姊,既是判罪者亦是贖罪者。
Therese von Ludowing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移居至森林 贖罪的日子
收集藥草 試著煎製


即使向神禱告 亦是無法傳達
緊抱著罪孽 是無法禱告的


為了這孩子 至少 將能夠做到的一切
無法甚麼都不去做 而只顧著哀怨嘆息


──癒合傷口,治療疾病,
有時候甚至將已傾向冬季的嬰孩救回(※2),在森林裡住著女賢者的傳聞,
不知不覺間已廣達千里,導向了諷刺的命運……。


那一夜 闖進來的 是微服前來的侯爵夫人
(「這孩子還未死的!我…我知道的!)
在沒有月亮的黑暗之中 深信著希望的燈火
(你看,她是這麼的有生氣。我不相信!她將來可是會成為一位堅強的美人!)
讓母親披頭散髮 為之奔走的 是另有隱情的侯爵千金
(她可是我的女兒。帝國中的公子可不會將她棄之不顧!)
被緊抱在懷中 早已沒了氣息
(真叫人困惑呀。啊啊…)


將幼女託付給女賢者 夫人放聲痛哭
(但這都沒所謂了。只要讓她活下去…讓她活下去…」)
(「Sophie大人,堅強一點。請相信賢女大人吧」)


既有被拯救的生命,就會有被奪走的生命。
將之與因果報應撇除掉的話真的好嗎……。


Hörst du mich, du stehent?
dann komm her zu mir ... grab mich aus ...!(※3)
(在那邊的你,聽得見我的聲音嗎?
那相信我就好了…來將我挖出來吧…!)


藉著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孩子得到了光芒
然而那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嗎 到了現在還是無法判斷……


「嗚」
「啊啊啊啊啊…」


「Mutti」


「殺了他!給我殺了他!」


「這個魔女將爸爸!」


「說是Thüringen的魔女…很可怕呢,哥哥」


「這個魔女!」


「不當個乖孩子的話,就會被魔女給…吃掉啊!」
「嗚哇…」
「哈哈哈」


「像你這種人去死…去死吧!」


Ah...Ah...Opferung
Die Opferung...AhAh...Opferung...
(啊…啊…犧牲
犧牲…啊啊…犧牲…)


一度為冬季所環抱 我那教人疼惜的可愛孩兒
能在春日的陽光中活潑地展露笑容 是作為母親的祈願


「對信仰報以恩寵,對異端就不能不報以業火!
來吧,諸位!向魔女施以鐵槌─!」


「施以鐵槌─!」


這份思念如今 也只有 空 即使是短暫的陽光(光芒)
    也因弄 而被奪走了
        
看吧 啊啊 這齣喜劇 那就讓我成為詛咒世界的真正《魔女》……


「點火」
「啊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


 ──然後,【第七的喜劇】會被反覆延續下去吧……
(Und die siebte Komödie wird sich wiederholen)


登場人物︰
Anneliese(方伯妾室): Rica Fukami(深見梨加)
方伯家主: Toru Okawa(大川透)
Therese von Ludowing: MIKI
März von Ludowing: Junger März_PROTOTYPE β
Sophie(侯妃): Miyuki Sawashiro(沢城みゆき)
Walter: Nobuo Tobita(飛田展男)


※1︰方伯 - 也就是在《光と闇の童話》中提及的神聖羅馬帝國爵位之一Langraf。由於日語將它譯作"方伯"(古代中國諸候稱號之一),故從之。


※2︰冬季,在Sound Horizon Kingdom的字典裏有著「死亡」的意思。所以這句是指「瀕死的嬰孩」。


※3︰不確定此段德語是否正確。








「イドへ至る森へ至るイド」這個序章中的好幾個謎題,似乎都能在這首找到線索,但有線索也還是無法看出全貌!(翻桌)


先談雙方關係應該比較明顯的März和Therese,從歌詞中「生下你的是罪孽深重的《我》」一句看來,二人屬母子關係應該沒有疑問。不過教人起疑問的一句「既是母親也是姊姊,既是判罪者亦是贖罪者。」雖然有想過會不會只是為了掩飾身份之類的可能性,不過最有可能的始終還是近親相姦這個選項吧?(喂!)會這樣相信主要是因為有聽說網上考察認為März有可能是患了白化症(參考資料︰醫學百科)的白子。有白化症的人的特徵是皮膚呈乳白,頭髮、眉毛等亦為白色。眼睛的瞳膜色為淡紅,瞳孔呈深紅(看看初回限定版封面的那位少年……)。而由於缺乏黑色素保護,白化症患者的眼睛畏光,容易會演變成弱視(歌詞中提到März的視力天生有問題),皮膚亦容易被曬傷(所以移居到茂密的森林居住?)而致病的原因是出於遺傳因素,多是發生在近親通婚的地方。如果以此作為證據,而Therese同時擁有作為März的姊姊的身份的話,März是Therese跟其父親通姦產下的孩子的可能性相當高。至於到底為甚麼Therese會誕下父親的孩子,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交待得很清楚。雖然Therese認為自己得為März生來有缺陷而贖罪,不過考慮到以從前的人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自願還是被逼,女性也有可能會認為自己也有罪?而加上歌詞中「既是判罪者亦是贖罪者」一句,個人覺得總不會是涉及「父女間的異常愛情」吧?想到此曲一開始提及到有關方伯家的繼承問題,有想過會不會是因為沒有誕下子嗣而對自己的女兒下手的可能性……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猜想。(順帶一提,在下現在終於知道為甚麼4th Story「Elysion」中的El也是白髮紅眸了…因為『女兒會再成為母親 如果生下女兒的話』…)


至於另一對比較容易查考的,就屬侯妃Sophie微服尋找Therese希望能救回的女兒,應該就是Elisabeth。嘛…之所以容易是因為這是馬後砲︰在7th Story「Märchen」中,Elisabeth在《磔刑の聖女》一曲內表明了她是『選帝侯的女兒』的身份。我們可見在《この狭い鳥籠の中で》侯妃一路緊抱著Elisabeth命人快馬前進,到這首歌時慌亂的闖入請求Therese救治,但當時孩子已經反魂乏術了…


最讓人混亂的,還是Anneliese這位方伯妾室,以及她所誕下的那位身體有缺陷的孩子。在最開始的一段對白中猜測,Anneliese很可能是方伯家的妾室。而從《光と闇の童話》中Theresa稱自己流著Landgraf(方伯)的血統,加上這首歌中Therese表達了她對Anneliese的理解和不原諒,可以假設Anneliese是Ludowing家主的妾室?但問題是Anneliese的孩子是誰?為甚麼Therese會無法願諒她?Anneliese在《この狭い鳥籠の中で》中到底是在指示Walter做甚麼?故事中都沒有明言…


以下是屬於在下的地平線 (?)︰
Anneliese身份的可能性,關鍵還是她那位身體有缺陷卻有繼承方伯家可能性的孩子是誰吧?最初還沒有怎細看歌詞時,很直接就猜想這位有缺陷的孩子會不會就是說März。但若是指März的話,那Anneliese就是要自己的女兒跟自己丈夫通姦產子的母親了…的確是無法原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不過,再怎樣也是母親,我想Therese總不會直呼其名吧?


當然也有可能Anneliese只是剛巧也產下了跟März一樣生而有缺陷的孩子,這樣的話,也可以解釋到Therese無法原諒Anneliese以及跟März移居到森林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Anneliese會對同樣可能有繼承權的März不利。


不過Anneliese到底指使了Walter做甚麼?跟Elisabeth的死有關嗎?年幼的Elisabeth為何會死?是病?是意外?要是Anneliese跟Elisabeth的死有關的話,方伯的妾室又為何會跟侯爵夫人及其千金扯上關係呢?Elisabeth的身世到底有甚麼隱情?…在下想這些迷團大概要在7th Story「Märchen」中才會解開吧?


最後,關於Therese如何救活Elisabeth,而März又為何重獲"光明",應該跟Booklet中那個傳出「Hörst du mich...」的水井有關。個人的猜想是Therese用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研究去救回Elisabeth,然而正如唸白中提到被遺忘的因果關係,加上Therese之後提及März曾「一度被冬季所環抱」,相信在Therese救活Elisabeth時,März卻因而喪命,痛失愛子的Therese這時被水井(Id?衝動?本能?)所呼喚,而引發了讓März復活並獲得"視力"的奇蹟。然而悲劇仍然降臨到這對母子身上︰März被推下水井死亡,Therese則被當成魔女抓走處以火刑。Therese在被燒死前聲言要成為真正的魔女詛咒世界,März則在被燒焦的人偶Elise的引導下成了復仇的亡靈Märchen von Friedhof…


不得不提的是「イドへ至る森へ至るイド」隨碟附送的兩首Bonus track。現在知道它們的旋律正是7th Story「Märchen」的主題旋律。其實到最近在下才發現原來這兩首Bonus track也是有曲名的(聽說是同好利用JASRAC作品Database查找出來的,順帶一提,原來陛下大部份同人時期的作品也都有登錄到JASRAC…),收錄在初回限定版的為《黒き死の行進(黑色死亡的行進》,在優美的弦樂旋律中大家可以聽到群鼠橫行的聲音。而收錄在普通版的則是《テレーゼ、もしくはエリーゼの為に…(給Therese,或是Elise)》,當中「エリーゼの為に」正正就是貝多芬的著名鋼琴名曲《給愛麗絲》的日版翻譯名字。最初因為聽到《宵闇の唄》引用了這首名曲而去查找資料,意料之外地發現到原來曲名內有典故︰《Für Elise》實為貝多芬書寫得過於潦草而引起的誤會,不少考証認為曲名應是當時貝多芬愛上的一名女性的名字──Therese。將Bonus track命名為《テレーゼ、もしくはエリーゼの為に…》,實在無法不去想陛下是拿了這典故來借題發揮?


由於最初覺得這首歌"萌點"最少,所以算是這張Single中比較沒興趣的一首歌。但在細嚼歌詞故事後,才逐漸領略到這首歌的味道。首先得稱讚MIKI演活了Therese這個角色,從尋求救贖的心情,到渴望兒子得到幸福的心願,以致充斥著滿腔的怨恨誓要向世界報復,都演得淋漓盡致。另外也很喜歡描述侯妃闖入哀求Therese的一段,寫得很有視覺效果,完全能呈現愛女猝死母親那種徬徨無助的情境。


最後,從各方面而言,MIKI和Therese果然都成了真正的魔女……真像是陛下的惡作劇啊!!


p.s. 是想要用橘黃色文字像Booklet那樣砌出"七"字的型狀,但看來未必成功呢…


p.s. 根據花想的考察,原來這次咱們男主角的名字Märchen von Friedhof,Märchen大家都知道是德語中的"童話",而Friedhof在德語的意思正正就是墓地,所以名字的意思就是『來自墓地的童話』,實在是一個概括了整個故事的好名字XDDDD


p.s. 既然連想到März跟El同樣都是白化症患者…腦中竟然聯想到該不會是Abyss在尋找屬於他的Elys時途中找著Therese,因為對方卻生了個男嬰所以就將兩母子都棄之不顧…(喂喂喂,這太超過了!)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イドへ至る森へ至るイド]この狭い鳥籠の中で

關於德語︰
本人不會半點德語,歌詞中在歌本裏沒有標明的德語皆引用自兩個參考網站,亦無法肯定是否完全無誤。


如欲轉載歌詞,請標明譯者及出處網址!謝謝!
譯者︰三日月
參考資料︰天罰會議 & SHを歌おう@wiki


在這狹小的鳥籠中 (1.1 beta)


被切割成方框的天空 就是年幼的我所有的世界
降臨於窗邊的你 如月光那樣 展露出溫柔的笑顏……


März von Ludowing ←→ Elisabeth von Wettin
命運將無法結合的二人,
以其毫無憐憫的手讓他們結識……。


該被埋藏在 冰冷的泥土之下
該被埋葬於 歷史的黑暗之中
背地裡的存在


雖然渴望得到朋友 但卻不明白 那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


(「嗚」「再快一點,Walter」「遵命!喝…」)
於煩惱(※1)之際的盡頭 就這樣被揭露出來
(「嗄」「要再快一點,Walter」「遵命!請您好好抓緊!」「嗨吔」「嗄,喝!」)
在菊花青馬的背上 一直這樣被晃動著
脆弱的存在


身處在鳥籠之中 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 並不明白啊
在與你相遇以前 不論是寂寞的色彩 或是疼愛的意義 都不曉得啊……


你是──
啊啊 只屬於我的翅膀 (Wing) 將外邊廣闊的世界
啊啊 你溫柔的雙眸 (Wink) 告知了我這一切



鬱蒼繁茂的夜之森林 腳邊是豔麗的花朵 頭上鑲滿漫天的星屑
(「你看你看─」「甚麼」「很可愛的花朵」「嗚哇,對呀」「我替你戴上吧」「真的?哼哼,要讓我可愛一點唷?」「跟你很合襯呀─」「真的?」「嗯」)
兩人泛起笑容
(「真叫人高興」「那下一次到另一邊去吧」)


不管是多麼幸福的相遇 還是會有別離的一天
(「März,我們在這森林也待得太久了,差不多也該」「母親大人」「怎麼了」「最後,至少想要跟朋友道別」)
然後 它突然來臨 斜陽下的親吻
(「我明白了」「如果是那孩子的話我就特別允許吧」「來,快點去吧」「好,那我去了」)
(「背負黑暗,就到我為止吧」「請你走到光明之中」)(※2)


「至少讓她當作我的替身,帶著這孩子一起走吧」
(「März,一定,一定要來接我走呀!」「啊啊,我答應你」


Die Opferung...Opferung...Opferung...Ah...
(犧牲…犧牲…犠牲…啊…)


「森林裡的賢者 被當成魔女送上火刑台
其後我知道了他的死訊」


無情地流逝的時間所帶來的
啊啊 是失去了他的灰暗季節與 毫不渴望的婚禮


現在 在水面上搖曳的身影 只是含混不清的過去的幻燈(光芒)


儘管衝動 (Id) 在竭盡以前為情慾 (Id) 所滿注
自我 (Ego) (※3)卻知道 《不會愛上他以外的任何人》


狹小的鳥籠裏 在這個失去了羽翼(你)的世界
直到墮落地面的那一刻為止 讓我像月光那樣 展翅高飛看看吧……


「儘管是弱者,被拒絕的,同樣被這世界所逼害的人,
            就算只是在互舔傷口的不成熟戀愛,你會嘲笑他們嗎?」


終將急速展開 → 黑夜的復仇劇 → 【第七個地平線】 → 故事繼續


「來吧,令尊在等著您」


登場人物︰
Elisabeth von Wettin: (歌、口白)Joelle、(口白)Saki Fujita(藤田 咲)
März von Ludowing: (口白)Asuka Tanii (谷井あすか)
Therese von Ludowing: MIKI
Elise: (歌)Miku Hatsune(初音ミク)
Walter: (口白)Nobuo Tobita (飛田展男)
婦人︰Rica Fukami (深見梨加)、Miyuki Sawashiro(沢城みゆき)
Narrator: Akio Otsuka (大塚明夫)


※1︰日文歌詞原文為「無明」,為佛家用語,煩惱的別稱,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


※2︰此台詞僅在DVD版本出現。


※3︰自我 (Ego) - 在德國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理論中精神的三大部分之一(本我、自我和超我),自我是指個人有的意識部分,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參︰維基百科





相當優美的一首歌子,旋律就像一個美好的夢境,一個能從鳥籠中向外面的世界振翅的美夢。Joselle的歌聲給人清麗脫俗的感覺,自己一聽就喜歡上了。


在這首歌中我們知道了在《光と闇の童話》中提及到,März第一位朋友,有著藍色眼睛的女孩,就是在這首歌中登場的Elisabeth…


März、Elisabeth你們兩個也太閃了吧!?兩個小孩在星空下(也就是夜晚)的花田在幹甚麼!!?(顯示為被閃瞎)


對白中提到Therese和März兩母子無法在同一地方待太久…單純是因為有人懷疑Therese是魔女的關係,還是因為被人一直追尋中?


而從Joselle跟初音合唱的一句,可知Elise是Elisabeth送給März作為替身,所以在《光と闇の童話》中März也將Elise這人偶視為他的朋友。


值得在意的是Elisabeth不斷唱出關於她身世的暗示……她跟März都是不容於世的存在,該被埋藏在黑暗的存在,還有"被揭露"。另外婦人兩次請Walter"再快一點"︰第一次背景是挖掘泥土的聲音,而第二次則是策馬奔馳的聲音…相信這會跟接下來的《彼女が魔女になった理由》的解謎有關吧?


最後是個人趣味小考察,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Ludowinger和Wettin這兩個家系均曾是圖林根封邦伯爵爵位的擁有者?


2011年1月8日追記︰
今天才留意到原來第一次請Walter快點的女聲跟第二次請Walter快點的女聲其實是由不同聲優演繹的。前者為深見梨加,後者則是沢城みゆき,因為對聲優的敏感度實在不足|||(現在再聽清楚才發現原來分別還滿大的)所以,兩者涉及的是不同事件?還是有關連?或是Elisabeth跟這兩位女性都有關係呢…?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イドへ至る森へ至るイド]光と闇の童話

關於德語︰
本人不會半點德語,歌詞中在歌本裏沒有標明的德語皆引用自兩個參考網站,亦無法肯定是否完全無誤。


如欲轉載歌詞,請標明譯者及出處網址!謝謝!
譯者︰三日月
參考資料︰天罰會議 & SHを歌おう@wiki


光與暗的童話 (1.0 Beta)


──然後,只有歷史留下……。
(Und nur die heis ist übrig geblieben)


「呀嘻嘻」
「等等唷,Will!(※1)」
「哥哥你好慢唷!」
「等等呀,哥哥」
「痛,嗚哇─」
「啊哈哈」
「抱歉啊,Louie(※1),很痛吧?」
「啊,好像有甚麼掉到水井去了!」
「你怎麼這樣吶」
「咦」
「嗚哇」


Das Märchen des Lichtes und Dunkles(光與暗的童話)


「那邊,要小心腳步」
『嗯』
「不要緊?會不會害怕?」
『嗯嗯。比起害怕,現在我更覺得興奮緊張呢。因為森林和世界是如此的廣闊。』
「那麼,今天我就帶你去我最喜歡的地方。走吧!」
『嗯!』
「啊哈哈哈哈…」
『嗯哼哼…』
「嗚哇啊啊啊啊啊啊啊───!!」


「drei...zwei...eins...(3...2...1)」


舉頭仰望框圓的夜空 晃蕩搖擺的蒼藍月夜
一邊詛咒著神之名 一邊在地獄深處吟唱……


身處於看不見的黑暗 他誤以為是光芒的
  那份溫暖 要到後來才知道 其名為愛


初次交到的朋友 是有著藍眸的可愛女孩(Mädchen) 別了
那份心痛 到最後仍無法知曉 其名為情


正如花朵需要澆水灌溉 罪孽也需要得到懲罰 啊啊     
終將《迎來薄暮》(Guten Abend) 急速走向《第七個故事》(Siebte Märchen)
背離神意──             


「drei...zwei...eins...(3...2...1...)」


「啊啊啊啊啊啊啊」


俯視昏暗的大地 鮮紅的焰尾搖曳擺動
在母親雙眸的環視下 墮向地獄深處……


『蕭條的村落…簡直就像墓地一樣…嗯哼哼……』
「Elise…不管甚麼時候,童話也是從墓地開始的呀…」


<為甚麼 這條村莊 現在 一個人也沒有?)(──那是因為 在很久以前 大家 都已死了>
<那…為甚麼 村人 在從前 就已經死了呢?)(──那是由於 黑色的 致命疾病 的原故啊>
<那…為甚麼 那個森林的 村落裏 有一對母子呢?)(──那是因為 那個【Id】(※2)的 呼喚啊>
<那…為甚麼【Id】 是為了甚麼 而呼喚人類呢?)(──那正是 那傢伙的本能啊>


啊啊 挖掘 墓穴 挖掘 挖掘 拚死地 挖掘 毫無間斷的 「悲慘的時代呀」
啊啊 屍體 與 土堆 屍體 與 土堆 屍體 與 土堆 構成的千層派 (Mille-feuille) 「殘酷的事態呀」


     ↗《存活》
生命的目的 (與)
     ↘《繁殖》


\殺戮/(與)\侵略/(與)【Id】吟唱


『過度繁殖,結果將宿主也殺掉了呢,啊呵呵』
「正如人與大地的關係啊。來,要讓故事繼續嗎?」


【微暗的薄暮之森】 (Der Wald der Abenddämmerung)


「喂,Hans。走這邊真的好嗎?」
「嘛─天曉得」
「真是的,這個森林真是教人不快」
「喂,Toni。那個小鬼,不就是傳聞中Thüringen(※3)的魔女那裏的小鬼嗎?」
「噯,跟著這傢伙吧」
「甚麼」


為夜露所沾濕的苔蘚 被少年踏上而發出聲響
那步伐 輕盈得教人憐哀 將少年


「喂,小朋友」
「啊」


(「我們有些事情而要來找賢女大人」「小朋友,我們可不可以跟你一起去?」)
叫住的聲音 是下流的語調 然而他尚未明白
(「當然可以了」「那就讓我帶你們到我的母親那裏吧」「「Danke schön」」 「嘻嘻嘻」)
啊啊 因為是在 無論是世界的虛偽 還是世間的惡意之下 均沒有碰觸過所成長的


就這樣抱著朋友 → 引領著不速之客 → 到達溫柔的母親所在之處 → 然後…


「母親大人,我回來了」
「歡迎回家」


舉目環視的話──


「…那個男人是?」
「小朋友,辛苦你……了!」
「嗚哇啊啊啊啊」
「März─!」


「drei...zwei...eins...(3...2...1...)」


「哦?接住 是你的朋友吧」


「我Therese von Ludowing,就算墮落了也還是流著Landgraf(※4)的血統」
「你在那邊的醜陋腦袋,別想要再次君臨在那身體之上!」
「來真的嗎,這個女人…!」
「嗄─」
「去」
「吔」
「呼」
「吔啊」
「嗚哇啊啊啊啊啊」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別叫得像豬那樣!很難看!」
「讓我們談談看說過明白」
「放心吧─啊!?」
「別給我添麻煩」
「嗚」


正如鳥兒擁有羽翼 黑夜同樣擁有屬於它的歌曲 啊啊
終將《迎來曉光》(Guten Morgen) 染上《薔薇的庭園》(Rosen Garten)
背負神意──


「drei...zwei...eins...(3...2...1...)」


「如今你正展露笑容,在那教人眩目耀眼的時代裡。
      誰也不怨恨,對死亡也沒有遺憾,必然會在那地重逢」
                       ~『光與暗的童話 (Märchen)』


「第七個墓地。來,復仇劇已開始了」
「啊哈哈哈哈哈哈」


登場人物︰
Märchen von Friedhof: 移動王國Sound Horizon Kingdom 國王 Revo一世
Elise: (歌)Miku Hatsune(初音ミク)、(口白)Saki Fujita(藤田 咲)
Therese von Ludowing: MIKI


※1︰Will與Louie,這兩個名字剛好是格林兄弟(Jacob Ludwig Karl Grimm & Wilhelm Karl Grimm)的小名 (Wilhelm and Ludwig)。


※2︰Id︰日語中的"水井",也可指德國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學說中的"本我"──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


※3︰Thüringen︰圖林根,德國十六邦之一,位於德國中部,境內最著名的地貌為圖林根森林(Thüringer Wald)。


※4︰Landgraf在中文中可譯作『方伯』、『封邦伯爵』等等,為神聖羅馬帝國貴族爵位之一。擁有獨立司法權,采邑極大的封建領主,幾乎與公國無異,但沒有選帝資格。圖林根的領主正是Landgraf。






因為熱衷於歷史和文化(喂)的關係,到今天(7th Story的發售日)才考証其序章《イドへ至る森へ至るイド》,感想啊……


就是我現在才知道那些男人將März推下井後也很好心地將Elise也丟了下去…←(這也太晚了吧?)


Mille-feuille真的超有喜感!且實在想不到陛下跟初音的合唱是如此電波和合適~~


給自己的自言自語︰所以知道了時代背景似乎是黑死病流行時期,在德國圖林根的森林住了一對母子,兒子叫März,似乎雙眼看不見?他有一個擁有一雙藍眼睛的可愛女孩作朋友。母親Therese同時被稱為賢女與魔女,但同時擁有尊貴的貴族血統。兩個路人心懷不軌騙了März去帶他們見Therese後就將他從高塔推下水井(順道還將他一直當朋友的人偶Elise丟了下去)。之後Therese與兩個男人展開了激烈糾纏,雖然一開始似乎處於上風但……?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嫲嫲,R.I.P

嫲嫲在今天下午14:20因為肺炎過身了,趕得及去見她最後一面…

總覺得這幾年農曆新年前都會有這種事發生…過不到年關嗎?不過聽叔叔說昨天病情還是穩定的,但不知怎的今天血壓就急降了,醫院就趕緊要我們前去見她最後一面。

雖然也不是第一次在醫院目睹長輩離世,但這次強烈地感受到,一個活著的人,與已經死去的軀體,分別是有多大。

不過,跟外祖父時一樣,對於長輩離世一事,自己還是沒有太大的傷痛感,就只是覺得很沈重,很沈重…我果然是個親情淡薄的人嗎?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第三次領土拡大遠征凱旋記念『国王生誕祭』]遺言

如欲轉載歌詞,請標明譯者及出處網址!謝謝!
譯者︰三日月
參考資料︰SHを歌おう@wiki


遺言


每一天都會是某個人的生辰
同樣也會是某個人的忌日
沒有不獲祝福的晨曦
也沒有無法禱告的黑夜


「再會了」
我臉帶笑容地
說著這謊言
但願這個謊話
能以謊言告終


因為也許我明天就會不在了
因為也許你明天就會不在了


此刻 希望傳達給你
謝謝
謝謝


遺言 (Épitaphe)


儘管也許這就是我等臨終的時刻


因為討厭說「再見」


5個文字的訊息(Message)


遺言 (Épitaphe)


只願…能留下這些才逝去
謝謝
謝謝





對在『国王生誕祭』發表此曲的感想︰
1. 大吉利是
2. 因為是忌日,所以是巨型玫瑰花牌嗎(汗)


p.s. 因為這裏只有譯文,日文中「再見」跟「謝謝」都是5個文字的呢……